[剧情电影]《达尔瓦 》(2022)高清片源下载【夸克+迅雷+百度网盘资源4K/1080P】
高清片源下载链接
[夸克网盘]:https://pan.quark.cn/s/cfbe25f0d59a【4K高清资源25.2G】
【特别提醒:打开手机夸克app扫码即可获取高清片源,完整观看和下载请转存,不然只能试看2分钟】
其他资源链接:
- [迅雷网盘]:https://pan.xunlei.com/s/VOUeX6n82Piv0OAghYYInnuVA1?pwd=9fwn#
- [百度网盘]:https://pan.baidu.com/s/1mVds6_zMDWca0kIGuZxE0w?pwd=qend
基本信息
- 上映时间:2022 年 5 月 20 日(戛纳电影节)、2023 年 3 月 22 日(法国)
- 外文名称:Dalva
- 又名:错爱的教育(港)、爱的缺口(台)、Love According to Dalva、According to Dalva
- 导演:艾曼纽・妮可
- 编剧:雅克・阿克乔蒂、布勒・迪卡朋特里斯、艾曼纽・妮可
- 主演:
- 塞尔达・萨姆森 饰 达尔瓦・凯勒(Dalva Keller)
- 亚历克西斯・曼蒂 饰 贾登・多克尔(Jayden Dorkel)
- 范塔・圭拉斯 饰 萨米亚(Samia)
- 玛丽・德纳尔诺 饰 佐拉(Zora)
- 让 - 路易・库洛奇 饰 雅克・凯勒(Jacques Keller)
- 类型:剧情
- 片长:83 分钟
- 制片国家 / 地区:法国、比利时
- 语言:法语
- 豆瓣评分:8.0(5 星 24.3%、4 星 54.7%、3 星 19.2%、2 星 1.5%、1 星 0.4%,好于 64% 剧情片)
- 获奖情况:
- 第 75 届戛纳电影节 金摄影机奖(导演首作奖)(提名)
- 第 75 届戛纳电影节 平行单元费比西影评人奖
- 第 35 届欧洲电影奖 费比西 - 发现奖(提名)
- 第 46 届香港国际电影节 新秀电影竞赛 火鸟电影大奖(世界)(提名)
核心剧情
12 岁的女孩达尔瓦(塞尔达・萨姆森 饰)长期被有恋童癖的父亲雅克(让 - 路易・库洛奇 饰)严格控制,被塑造成符合成人审美的 “芭比娃娃” 模样 —— 浓妆、卷发、成熟服饰,甚至被灌输 “自己是女人,与父亲相爱是正常的” 扭曲观念。这种畸形的 “爱” 在她的认知里根深蒂固,直到父亲因涉嫌虐待被警方逮捕,她的世界才轰然崩塌 。
被送往儿童收容所后,达尔瓦面对全然陌生的环境:同龄女孩的牛仔裤与运动鞋、社工佐拉(玛丽・德纳尔诺 饰)的耐心引导、男孩贾登(亚历克西斯・曼蒂 饰)的善意靠近,都让她无所适从。她固执地维持着父亲强加的 “成熟”,拒绝卸下妆容、换上童装,甚至对试图帮助她的人充满戒备。但在收容所的集体生活中,她逐渐看到其他孩子的真实状态,在萨米亚(范塔・圭拉斯 饰)等同伴的影响下,开始质疑父亲灌输的谎言 。
从抗拒梳辫子、学写自己的名字,到第一次穿上 T 恤牛仔裤、承认 “我是个孩子”,达尔瓦在撕裂与阵痛中,艰难地剥离被塑造的外壳,重新学习如何做一个 12 岁的女孩。最终,她站在法庭上指证父亲的瞬间,既是对过去的告别,也是自我觉醒的开始 。
影片特色
克制而锋利的叙事
- 镜头的共情力:摄影机始终紧贴达尔瓦,以大量近景捕捉她的微表情 —— 从最初的警惕皱眉、强装镇定,到后来的迷茫落泪、释然微笑,让观众直观感受她内心的挣扎与蜕变,避免了对虐待场景的直接展现,却以留白传递出更深的痛感 。
- 主题的勇气:直面 “儿童性剥削” 这一尖锐社会议题,不回避畸形关系对儿童认知的摧毁,但重点放在 “救赎” 而非 “控诉”,通过达尔瓦学习系鞋带、读故事书等细节,展现创伤修复的可能性 。
新人演员的突破性表演
塞尔达・萨姆森以非职业演员的身份,将达尔瓦的矛盾感演绎得极具说服力:她穿着成人高跟鞋时的笨拙、被问及年龄时的迟疑、模仿成人姿态时的刻意,都精准刻画了 “被异化的孩童” 形象。尤其是法庭戏中,她从颤抖着沉默到说出真相的瞬间,用眼神完成了从恐惧到勇气的转变,凭此获得戛纳电影节影评人周单元新星奖 。
象征意象的运用
- “妆容与服饰” 是达尔瓦身份认知的外化:浓妆代表被强加的 “成人面具”,当她第一次让佐拉为自己卸去口红时,象征着对自我的接纳;
- “头发” 的变化暗合成长:从父亲要求的卷发,到收容所里剪短的直发,隐喻着摆脱控制、回归本真的过程 。
观看建议
- 警惕敏感主题:影片涉及儿童虐待与心理创伤,可能引发不适,建议观影前做好心理准备;
- 关注细节表演:塞尔达・萨姆森的肢体语言与眼神变化是理解达尔瓦内心的关键,例如她下意识模仿成人姿态的小动作,暗藏着深层的心理创伤;
- 结合社会反思:影片不仅是个人故事,更折射出对 “儿童保护”“家庭权力” 等议题的思考,适合观影后探讨如何为儿童构建安全的成长环境 。
同类型影片推荐
1. 《嘉年华》(2017)
- 相似点:聚焦未成年少女的创伤与觉醒,以克制的镜头语言探讨社会对儿童的保护缺失;
- 对比:《嘉年华》更侧重群体困境与社会批判,本片则聚焦个体的心理蜕变,情感表达更私密 。
2. 《房间》(2015)
- 相似点:讲述被囚禁的孩子重获自由后,面对外部世界的适应过程,刻画创伤后的心理重建;
- 对比:《房间》的核心是母子羁绊,本片则更关注主角独立的自我觉醒,视角更聚焦于个体 。
3. 《晨曦中的女孩》(2005)
- 相似点:改编自真实事件,揭露家庭虐待对儿童的摧残,具有强烈的社会警示意义;
- 对比:后者风格更沉重压抑,结局偏向悲剧;本片虽直面创伤,但最终落脚于 “救赎与希望”,基调相对温暖 。
4. 《从不,很少,有时,总是》(2020)
- 相似点:以少女为主角,探讨成长中的困境与自我认知,镜头语言克制而富有力量;
- 对比:后者聚焦青少年意外怀孕后的旅程,本片则深入挖掘长期精神控制的创伤,主题更尖锐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