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清片源下载链接(可在线观看)

【本剧共12集,已更新完结,完整观看和下载请转存,未转存只能试看2分钟,推荐手机端安装夸克app并复制以下链接到app或扫码进行转存】

资源链接:

扫码一键快速转存:

[韩剧]《精神病房也会迎来清晨》(2023)高清片源夸克网盘转存二维码

[韩剧]《精神病房也会迎来清晨》(2023)海报封面

基本信息

  • 首播日期:2023 年 11 月 3 日(韩国)
  • 外文名称Daily Dose of Sunshine
  • 导演:李宰圭
  • 编剧:李南奎
  • 主演
    • 朴宝英 饰 郑多恩
    • 延宇振 饰 董固允
    • 张东润 饰 宋裕赞
    • 李姃垠 饰 宋晓信
    • 张栗 饰 黄如焕、李伊潭、李尚熙等
  • 类型:剧情
  • 集数:12集
  • 单集片长:60分钟
  • 制片国家 / 地区:韩国
  • 语言:韩语
  • IMDb:tt26258202
  • 豆瓣评分:8.8(5 星 54.9%、4 星 34.4%、3 星 9.3%、2 星 1.0%、1 星 0.4%),好于 88% 剧情片

核心剧情

“我们都曾在白昼与黑夜之间迷离游走。”护理师郑多恩(朴宝英 饰)初入精神病房工作,带着对这份职业的懵懂与敬畏,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一群饱受 “心魔” 折磨的病人。在这个特殊的空间里,她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:有人因重度抑郁封闭自我,有人被焦虑症裹挟无法呼吸,有人在躁郁的两极间挣扎…… 他们看似 “异常” 的行为背后,藏着不为人知的创伤与痛苦 —— 可能是职场的压榨、家庭的忽视,或是难以言说的过往。

多恩在与病人的相处中,逐渐褪去最初的恐惧与不解。她学着倾听他们细碎的倾诉,捕捉他们转瞬即逝的温柔,用专业与耐心陪伴他们走过黑暗时刻。同时,她也在与医生董固允(延宇振 饰)、同事宋晓信(李姃垠 饰)等人的协作中,理解了精神病房的运作与无奈。剧集没有将 “治愈” 简化为奇迹,而是展现了病人与医护人员在反复的拉锯中,共同等待 “清晨” 的过程 —— 即使黑夜漫长,也依然相信光会穿透缝隙。

剧集特色

对精神疾病的去 stigmatization(去污名化)叙事

  • 病人的 “人” 性回归:剧集拒绝将病人标签化为 “疯子”,而是通过细节还原他们的真实面貌:那个总在病房里画画的女孩,其实在用色彩表达孤独;那个对数字极度敏感的老人,曾是严谨的工程师。他们的病症是痛苦的表现,而非全部的人格,这种 “见人不见病” 的刻画,让观众看到他们与普通人无异的情感与渴望。
  • 日常化的病房生活:没有刻意制造戏剧冲突,而是聚焦精神病房的日常 —— 集体用餐时的沉默、团体治疗时的试探、探视日的短暂温情。这些琐碎的片段让 “精神病房” 从遥远的符号,变成一个有温度的空间,传递出 “这里的人只是暂时被困住了” 的理念。

医护视角的真实与共情

  • 护理师的成长弧光:郑多恩的视角是剧集的核心。她从最初面对病人突发状况时的手忙脚乱,到后来能敏锐捕捉他们的需求,甚至在自己出现职业倦怠时,学会寻求帮助。这种 “不完美” 的成长,让医护人员的形象更真实 —— 他们不是拯救者,而是与病人一同面对困境的同行者。
  • 医患关系的双向救赎:病人在多恩的陪伴下逐渐敞开心扉,多恩也在他们身上获得力量:那个总说 “明天会好的” 的老太太,教会她接纳生活的不确定性;那个曾试图放弃的年轻人,让她明白坚持的意义。这种双向的治愈,超越了传统 “医护拯救病人” 的模式,更显温暖。

隐喻与诗意的表达

  • “清晨” 的象征意义:标题中的 “清晨” 既是物理时间的黎明,也是心理状态的转机 —— 它不是瞬间的光明,而是在漫长黑夜里,一点点靠近的希望。剧中多次出现的日出、晨光等意象,与病人的状态形成呼应,例如当某位病人第一次主动拉开窗帘时,阳光洒进房间的瞬间,成为比台词更有力的 “治愈” 证明。
  • 台词的留白与力量:没有激昂的口号,而是用平静的语言直抵人心。“你不需要立刻好起来,慢慢来”“痛苦不需要比较,你的感受就是全部”,这些台词既是医护对病人的安慰,也是剧集对观众的温柔提示 —— 接纳不完美,本身就是勇气。

观看建议

  • 现实题材与人文关怀爱好者:适合喜欢《机智的医生生活》《请回答 1988》等 “关注平凡人困境” 的观众,剧集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人性的脆弱与坚韧,充满人文温度。
  • 心理健康议题关注者:对 “精神疾病”“心理困境” 感兴趣的观众会被打动,它不是科普剧,却能让人更理解身边可能正在经历痛苦的人,减少偏见与恐惧。
  • 注意风格适配:剧情节奏舒缓,情感表达克制,适合能沉下心感受细节的观众;若偏好强情节或娱乐化叙事,可能会觉得基调偏沉重。

同类型剧集推荐

1. 《机智的医生生活》(2020-2021年,韩国)

  • 相似点:以医疗场所为背景,聚焦医护与患者的日常,融合温情与现实,拒绝过度戏剧化,展现职业的责任与人性的复杂。
  • 对比:后者以综合医院为舞台,群像更庞大,风格偏轻松治愈;本剧聚焦精神病房,视角更集中,基调更沉静,对痛苦的刻画更深入。

2. 《我们的蓝调》(2022年,韩国)

  • 相似点:关注普通人的困境与救赎,通过多个角色的故事交织,展现生活的沉重与温暖,情感表达细腻而有力量。
  • 对比:后者以济州岛为背景,覆盖更广泛的社会议题(衰老、阶级、亲情等);本剧聚焦精神健康,议题更集中,但两者对 “治愈需要时间” 的理解高度一致。

3. 《丈夫得了抑郁症》(2011年,日本)

  • 相似点:以抑郁症为切入点,探讨精神疾病对个体与家庭的影响,风格平淡却充满力量,拒绝煽情,强调 “陪伴” 的意义。
  • 对比:后者是家庭视角,聚焦亲密关系中的支持;本剧是医护视角,展现更广泛的群体困境,但两者都传递出 “接纳与耐心,是最好的良药” 的理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