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剧情电影]《两万种蜜蜂》(2023)高清片源下载【夸克网盘资源1080P】
高清片源下载链接(可在线观看)
【完整观看和下载请转存,未转存只能试看2分钟,推荐手机端安装夸克app并复制以下链接到app或扫码进行转存】
资源链接:
扫码一键快速转存:
基本信息
- 上映日期:2023 年 2 月 22 日(柏林电影节);2023 年 4 月 21 日(西班牙)
- 外文名称:20.000 especies de abejas (20,000 Species of Bees)
- 其他译名:花蜂二万种(港)
- 导演:埃斯蒂巴利斯・乌雷索拉・索拉格伦
- 编剧:埃斯蒂巴利斯・乌雷索拉・索拉格伦
- 主演:
- 索菲娅・奥特罗 饰 露西亚(Lucía)
- 帕特里夏・洛佩斯・阿奈斯 饰 安妮(Ane)
- 安・加巴拉因 饰 卢尔德(Lourdes)
- 马特克瑟罗・卢比奥 饰 戈尔卡(Gorka)
- 伊兹亚尔・拉兹卡诺 饰 利塔(Lita)
- 萨拉・科萨尔 饰 莱雷(Leire)
- 米格尔・加尔塞斯 饰 乔恩(Jon)
- 尤纳克斯・海登
- 类型:剧情
- 片长:125 分钟
- 制片国家 / 地区:西班牙
- 语言:西班牙语 、巴斯克语、法语
- IMDb:tt21113962
- 豆瓣评分:7.0
核心剧情
影片围绕 8 岁的露西亚展开,她的自我性别认知充满困惑,内心深处渴望成为女孩,可外界一直将她当作男孩看待 。露西亚的母亲安妮,正深陷事业与感情的双重危机,无奈之下,利用暑假带着孩子们回到与养蜂产业紧密相连的母亲家。在这个小镇上,安妮试图隐瞒家庭的复杂情况,选择与外界断开联系,好好休息。
但露西亚却把这次暑假视为向众人展现真实自我的绝佳契机。一路上,露西亚因秀气的外貌和长发,常被邻里乡亲误认成女孩,对此她内心十分欣喜,可外婆总是急忙解释她是男孩。当外婆提议带露西亚剪掉长发时,遭到了她的坚决反对。
在孩子们相约游泳时,露西亚再次表现出抗拒,除非母亲安妮一同前往。进入游泳馆后,露西亚始终穿着外套,不愿下水,反而与一群女生聊天,并介绍自己叫可可(coco)。结束后,跟着母亲去女更衣室时,因场地局促,和母亲的表姐共处一室,表姐对露西亚诸多疑问,比如 “他为什么坐着尿尿”“那他为什么在女更衣室”,这让露西亚羞愧不已,她不愿承认自己被当作男孩的事实。
幸运的是,姨婆理解露西亚的心思。姨婆带她收集蜂蜡,给她讲述蜜蜂的故事。当蜜蜂围绕在露西亚身边时,她觉得自己像个 “吓坏了的女孩”。姨婆借雄蜂和蜂后的例子,试探露西亚的性别认知,果不其然,露西亚认为父亲和哥哥是雄蜂,而自己是蜂后,至此姨婆明白了她的内心想法。此后,露西亚给自己取了女孩名 —— 露西亚,洗澡时用泡泡模仿女人胸部,看到姨妈带来的女装会激动不已,玩耍时还和小女孩交换裤子,逛商场时弄脏粉色裙子,母亲只好买下。露西亚甚至问姨婆,自己能否先死去,再以女孩身份重生,姨婆温柔回应,她已然是个漂亮的小女孩。
暑假接近尾声,父亲赶来参加聚会,看到露西亚穿着粉色裙子,顿时大发雷霆,指责母亲安妮的纵容。露西亚无奈换回男装,独自走向摆放蜂箱的草地。众人发现她失踪后开始呼喊,从起初的 “奥托(原本被当作男孩时的名字)”,到哥哥率先喊出 “露西亚”,紧接着母亲也跟着呼喊 “露西亚”,至此,露西亚的真实身份终于得到家人的认可 。
影片特色
孩童视角下的性别认知探索
- 细腻入微的心理刻画:影片借助露西亚的视角,细腻展现出儿童对性别的懵懂认知。从她对被误认成女孩的欣喜,到因性别身份被质疑时的羞愧,再到勇敢表达自我身份的渴望,每一个情绪转折都刻画得真实且动人,让观众深切感受到孩子在性别认知探索过程中的挣扎与困惑 。
- 打破常规的叙事手法:以平静琐碎的日常场景推进剧情,看似波澜不惊,实则在细微之处暗藏汹涌。比如露西亚在游泳馆、更衣室的经历,以及与姨婆相处的点滴,这些情节一点点拼凑出她内心世界的拼图,直至最后身份认同的爆发,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 。
隐喻与象征的巧妙运用
- 蜜蜂意象的深刻内涵:片名 “两万种蜜蜂” 寓意深刻,蜜蜂的种类繁多象征着性别的多元与包容。影片中,姨婆讲述的蜜蜂故事,雄蜂与蜂后的角色设定,与露西亚对自身性别的认知相互呼应,暗示着她在性别认知上的独特性和合理性 。
- 服饰与名字的符号意义:长发、裙子、名字,这些在影片中成为性别气质的重要符号。对于露西亚而言,获得长发、穿上裙子、拥有女孩名,是她迈向自我认同的艰难且重要的一步,深刻反映出社会传统性别观念对个体的束缚,以及个体突破束缚的决心 。
演员的出色演绎
- 索菲娅・奥特罗的惊艳表现:年仅 8 岁的索菲娅・奥特罗凭借自然流畅、浑然天成的演技,成功塑造了露西亚这一角色。她的每一个眼神、每一个动作,都精准传达出角色内心复杂的情感,将露西亚的敏感、困惑、勇敢诠释得淋漓尽致,也因此成为柏林奖史上最年轻的影后 。
- 成人演员的默契配合:饰演母亲安妮的帕特里夏・洛佩斯・阿奈斯等一众成人演员,也出色地演绎出各自角色在面对家庭变故、孩子性别认知问题时的复杂情感与态度转变,与小演员之间配合默契,共同营造出真实且充满温情的家庭氛围 。
观看建议
- 关注性别议题的观众:对于那些长期关注性别平等、性别认知等社会议题的观众而言,这部影片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儿童性别认知世界的窗口,能引发对传统性别观念、社会包容度等问题的深刻反思 。
- 喜欢细腻情感表达的观众:若你钟情于情感细腻、叙事舒缓的影片,《两万种蜜蜂》通过对家庭关系、个人成长的细腻刻画,以及角色内心世界的深度挖掘,定会满足你的观影需求,让你沉浸在影片营造的温情与感动之中 。
- 留意影片节奏:影片整体节奏较为缓慢,注重生活细节的铺陈与情感的渐进式积累,需要观众静下心来,耐心品味其中的情感脉络与深刻内涵。如果偏好快节奏、强情节的电影,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影片的叙事风格 。
同类型影片推荐
1. 《男孩别哭》(1999年,美国)
- 相似点:同样聚焦性别认同主题,讲述主角在自我性别认知与社会认知冲突下的挣扎。两部影片都展现了个体在追求真实自我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,以及对传统性别观念的冲击 。
- 对比:《男孩别哭》基于真实事件改编,风格更为写实、沉重,展现了主角在性别认同困境下遭受的残酷对待;《两万种蜜蜂》则以孩童视角出发,在探讨严肃议题的同时,保留了一份童真与希望,整体基调相对温暖 。
2. 《丹麦女孩》(2015年,英国 / 美国)
- 相似点:都围绕跨性别者的经历展开,深入刻画了主角在性别转换过程中的内心世界,以及对自我身份的探寻,并且都涉及到家人、社会对其性别转变的态度 。
- 对比:《丹麦女孩》故事背景设定在 20 世纪初,侧重于展现时代背景下跨性别者面临的巨大压力与艰难处境;《两万种蜜蜂》则将目光投向现代社会中的儿童性别认知,更关注孩子内心的成长与家庭的支持 。
3. 《毒药》(1991年,美国)
- 相似点:两部影片都对性别、身份认同等边缘议题进行了大胆探索,以独特视角展现了少数群体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与内心诉求 。
- 对比:《毒药》采用先锋、实验性的叙事手法,风格较为荒诞、诡异;《两万种蜜蜂》则以细腻、平实的叙事风格,通过日常生活场景来呈现故事,更具生活气息与情感共鸣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