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爱情电影]《冬天的故事》(1992)高清片源下载【夸克网盘资源1080P蓝光】
高清片源下载链接
[夸克网盘]:https://pan.quark.cn/s/50823e8d1e9a【1080P蓝光高清资源7.5G】
【特别提醒:打开手机夸克app扫码即可获取高清片源,完整观看和下载请转存,不然只能试看2分钟】
基本信息
- 上映时间:1992 年 1 月 29 日(法国)
- 导演 / 编剧:埃里克・侯麦(Éric Rohmer)
- 主演:
- 夏洛特・韦里(Charlotte Véry)饰 菲利茜(Félicie)
- 弗里德里克・范登德里舍(Frédéric van den Driessche)饰 查理(Charles)
- 米歇尔・瓦莱蒂(Michel Voletti)饰 马桑(Masson)
- 赫尔维・菲里克(Hervé Furic)饰 路易(Louis)
- 类型:剧情、爱情
- 片长:114 分钟
- 制片国家 / 地区:法国
- 语言:法语
- 外文名称:Conte d'hiver / A Winter's Tale
- 豆瓣评分:8.5
核心剧情
菲利茜(夏洛特・韦里 饰)与查理在海边邂逅并迅速坠入爱河,短暂的浪漫后,两人因查理写错地址而失去联系。五年间,菲利茜独自抚养着她与查理的儿子,同时周旋于两位追求者之间:成熟稳重的马桑(米歇尔・瓦莱蒂 饰)和充满艺术气息的路易(赫尔维・菲里克 饰)。尽管两人都真心待她,菲利茜却始终无法放下对查理的思念,她坚信 “带着希望生活总比没有希望好”。
她与路易观看莎士比亚的《冬天的故事》时潸然泪下,剧中赫米奥娜王后的坚守让她感同身受。与此同时,马桑的温柔体贴让她一度动摇,但每当看到儿子酷似查理的眉眼,她便再次坚定了寻找初恋的决心。某个飘雪的冬日,菲利茜在公交车上意外与查理重逢 —— 他从未放弃寻找她们母子,当年的地址错误只是命运的玩笑。影片结尾,两人在雪地里相视而笑,儿子好奇地问起这位 “叔叔”,而菲利茜眼中闪烁着如释重负的泪光。
影片特色
- 侯麦式 “等待美学”:侯麦以大量留白镜头展现菲利茜的日常:整理查理留下的旧物、在咖啡馆凝视窗外、陪儿子堆雪人。这些看似平淡的场景,通过钟表滴答声、炉火噼啪响等环境音,烘托出 “等待” 的焦灼与诗意,被《电影手册》称为 “用沉默书写爱情史诗”。
- 季节符号的哲学隐喻:冬天的严寒与室内的暖光形成对比,象征菲利茜内心的矛盾:屋外的风雪是现实的阻碍,屋内的壁炉则是希望的象征。查理送她的围巾在五年后仍被佩戴,其褪色的羊毛纹理暗喻时光流逝却未磨灭情感。
- 女性视角的情感诚实:菲利茜拒绝马桑时坦言 “我喜欢你,但无法爱上你”,与路易相处时直言 “我需要的是查理,不是替代品”。侯麦通过她的坦诚,打破传统爱情片 “女主角必须妥协” 的套路,展现女性在情感选择中的自主意识。
观看建议
- 系列主题串联:作为《人间四季》终章,本片与《春天的故事》《夏天的故事》《秋天的故事》形成闭环:春天的邂逅、夏天的迷茫、秋天的抉择、冬天的坚守。对比四部曲中主角对爱情的不同态度,可发现侯麦对 “时间与情感” 的持续探讨。
- 莎士比亚彩蛋解析:片中《冬天的故事》歌剧不仅是情节道具,更暗藏隐喻:赫米奥娜王后 “死而复生” 的奇迹,预示菲利茜与查理的重逢;剧中波西米亚的牧羊少年,对应菲利茜儿子的纯真视角。建议提前了解莎翁原著,以解锁更多叙事深意。
- 服装色彩解码:菲利茜常穿的红色大衣在雪景中格外醒目,既象征她不灭的热情,也呼应莎士比亚剧中 “红色代表生命” 的符号学传统。马桑的深色西装与路易的浅色毛衣,则分别暗示现实与理想的两种爱情范式。
同类型同主题相似电影推荐
1. 《东京日和》(1997)
相似点:以日常生活透视情感羁绊,本片的 “等待重逢” 与该片的 “追忆亡妻” 均通过细节展现深情,共享 “用克制叙事传递浓烈情感” 的美学逻辑。
2. 《布鲁克林》(2015)
相似点:女性在爱情与现实间的抉择,菲利茜对查理的坚守与艾莉丝对故乡的眷恋,均体现 “情感归属” 的主题。不同的是前者侧重浪漫重逢,后者偏向移民语境下的身份认同。
3. 《廊桥遗梦》(1995)
对比观看建议:作为中年爱情的经典,该片的 “婚外情抉择” 与本片的 “坚守初恋” 形成年龄对照,可思考不同人生阶段对爱情的理解差异,侯麦的 “理想主义” 与伊斯特伍德的 “现实主义” 在此形成有趣碰撞。
4. 《爱在黎明破晓前》(1995)
相似点:对话驱动的爱情叙事,本片咖啡馆中的哲学辩论与该片火车上的思想交锋,均以语言构建灵魂吸引。其 “爱情能否战胜时间与距离” 的核心命题,在两部作品中均有深刻探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