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剧情电影]《死亡乐章》高清片源下载【夸克网盘资源】
高清片源下载链接
[夸克网盘]:https://pan.quark.cn/s/6f87a9182390
【特别提醒:打开手机夸克app扫码即可获取高清片源,完整观看和下载请转存,不然只能试看2分钟】
基本信息
- 上映时间:2024 年 2 月 18 日(柏林电影节)、2024 年 4 月 25 日(德国)
- 导演:马蒂亚斯・格拉斯纳(Matthias Glasner)
- 主演:
- 拉斯・艾丁格(Lars Eidinger)饰 汤姆・卢尼尔斯(Tom Lunies)
- 科琳娜・哈弗奇(Corinna Harfouch)饰 莉西・卢尼尔斯(Lissy Lunies)
- 莉莉丝・斯坦根博格(Lilith Stangenberg)饰 埃伦・卢尼尔斯(Ellen Lunies)
- 类型:剧情、家庭
- 片长:182 分钟
- 制片国家 / 地区:德国
- 语言:德语
- 外文名称:Sterben / Dying
- 豆瓣评分:7.4(5 星 14.2%,4 星 47.2%)
- 获奖情况:
- 第 74 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熊奖(提名)
- 第 74 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最佳剧本
- 第 37 届欧洲电影奖最佳男主角(提名)
核心剧情
中年指挥家汤姆・卢尼尔斯(拉斯・艾丁格 饰)在事业与家庭的双重重压下濒临崩溃:柏林爱乐乐团的《马勒第九交响曲》排练危机四伏,而父亲的阿尔茨海默病持续恶化,母亲又被确诊晚期癌症。当他奔波于医院与音乐厅之间时,前女友突然临盆,他被迫以 “代理父亲” 的身份迎接新生命;妹妹埃伦(莉莉丝・斯坦根博格 饰)深陷与已婚酗酒者的畸形关系,甚至在他音乐会前夜制造混乱。与此同时,他的作曲家好友伯纳德(罗伯特・格维斯戴克 饰)因长期抑郁选择自杀,汤姆不得不处理后事。
在一次次与死亡的邂逅中,汤姆将痛苦倾注于创作,试图完成献给亡友的《垂死》交响曲。当他在指挥台上带领乐团奏响终章时,镜头交错母亲临终的呼吸、父亲模糊的记忆碎片与新生儿的啼哭,最终以交响乐的宏大旋律与母亲病房的心电监护仪停摆声重叠,完成对 “生命与死亡共生” 的残酷诠释。导演马蒂亚斯・格拉斯纳通过多线叙事,将音乐创作与家庭悲剧编织成一曲关于告别与和解的挽歌。
影片特色
- 音乐与死亡的互文叙事:格拉斯纳将马勒交响曲的悲怆与原创《垂死》乐章的现代性融合,当汤姆在钢琴前弹奏破碎旋律时,镜头常以俯拍展现琴键与药瓶、病历单的并置,暗示艺术创作与生命消逝的同频共振。
- 长镜头下的情感张力:182 分钟的片长中,多次出现长达 3 分钟以上的固定镜头 —— 如汤姆在空荡的音乐厅独自擦拭谱架,或母亲在病床上凝视窗外的落叶,通过环境音的留白强化角色的孤独感。
- 拉斯・艾丁格的沉浸式表演:男主角以颤抖的指尖、沙哑的喉音与佝偻的体态塑造指挥家的精神困境,尤其在葬礼上即兴指挥送葬队伍的场景中,他用失控的肢体语言传递出悲恸与疯狂的交织,被《南德意志报》评价为 “用身体谱写死亡的旋律”。
观看建议
- 建议提前了解马勒第九交响曲的创作背景,其 “向生命告别” 的主题与影片核心高度契合,可聆听伯恩斯坦指挥的版本辅助理解;
- 注意片中三次出现的 “钟表” 意象(客厅挂钟、医院电子钟、乐谱架上的怀表),这些道具的滴答声常与角色的呼吸频率同步,隐喻时间对生命的压迫;
- 片尾字幕阶段会播放导演献给亡父的手写献词,配合《垂死》交响曲的未剪辑片段,建议完整观看以感受创作初衷。
同类型同主题相似电影推荐
1. 《爱》(2012)
- 相似点:聚焦老年伴侣的疾病与死亡,与《死亡乐章》同样以冷静镜头记录生命衰败,但其叙事更侧重夫妻间的亲密关系,氛围更为压抑。
2. 《将来的事》(2016)
- 相似点:以女性知识分子的退休生活探讨中年危机与衰老,与《死亡乐章》共享 “在崩塌中寻找意义” 的主题,但其哲学思辨性更强,适合喜欢阿涅斯・瓦尔达风格的观众。
3. 《一次别离》(2011)
- 相似点:通过家庭矛盾揭示社会伦理困境,与《死亡乐章》同样擅长用多线叙事展现复杂人际关系,但其悬疑元素与司法冲突为故事增添张力。
4. 《海街日记》(2015)
- 相似点:以姐妹同居生活探讨死亡与治愈,与《死亡乐章》的 “家庭共同体面对危机” 主题形成呼应,但其日式温情更侧重生命延续的希望,适合偏好细腻情感的观众。